今日国内小麦价格行情趋稳运行。今年托市力度较大,小麦市场价格逐渐向保护价靠拢,河南即将启动第三批小麦托市收储库点,有效空仓50.1万吨。距离夏收正式结束还有两个月时间,预计今年小麦收购数量创近年新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6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
如若说小麦后期行情如何?小麦行情上涨是必然的,但涨价幅度预期不高。小麦市场既有坚实的底部支持,即托市价格的支持,也有拍卖底价及成交价加各种费用构成的顶部的压制。
随着7月19日河北在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至此,主产区六省托市预案已全面启动。由于今年夏收市场压力较大,目前6个小麦主产省均陆续启动了托市收购,其托市范围可谓近年来少有。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范围不断扩大,其用意主要是破解小麦夏收压力困境,牢牢守住不发生“卖粮难”底线,保护农民利益。预计后市小麦价格将稳中回暖,但大幅上行可能性不大。
但与前些年不同的是,市场看涨心态并无明显回升,部分人士反而更加悲观了——认为最大的利多政策落地,但托市了价格也不过如此,往后更难再找亮点。实际上,这是近两年托市政策的回归,通过更科学的启动和退出时间、更严格的质量要求等规定,使得该政策从“托市”变回“托底”,既对农民有了“底线”的保障,又最大限度地把价格的主导权重归市场。
夏收以来,市场各主体小麦收购积极性并不高。随着各地最低收购价小麦预案启动范围扩大,今年托市收购将比上年增加,但市场收购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人士预计,即使今年托市收购重返常年万吨水平,从国内小麦供需情况看,基本上算是正常年景的结余数量,对市场的正常流通影响不大。
今年的小麦产量增加、品质好,价格低,即使今年托市收购在六个主产省都启动了,但依然没有带动价格走强,只是让小麦价格基本稳定在了托市收购底价附近,即1.12-1.16元/斤。
由于今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数量不足,导致今年面粉和饲料的需求偏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偏低,估计在四季度的传统消费旺季,也很可能会表现“旺季不旺”的特征,加工企业提价收购小麦的可能性不是太强。
首先来看,今年符合托市收购条件的小麦数量较多,市场化收购或将无力消化庞大的供应。因此即便小麦托市全面开启,但是市场上小麦丰产,对于小麦的消化仍需要时间。
其次,今年的新麦品质普遍较好,但需求端表现偏弱,导致主产区小麦市场价格‘高开低走’,另外优质麦价格比去年偏低,甚至某工厂已经取消优质麦类别,因此小麦整体价格低走的情况下还面临着优质麦价格和普麦价格价差逐渐缩小,对于调动贸易商出粮积极性不利。
因为今年各地小麦产量质量双优,小麦跨区流通量大幅减少,贸易商利润空间受到明显压缩,前期高价粮没有利润,后面价格偏低农户又面临惜售心态,整体流通明显受限。
到了9月份,小麦托市收购进入尾声,粮库的仓容也基本能收满,购销会转入淡季。而8月份,除了托市收购正在进行之外,还有各类学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带来的需求回暖利好。
也就是9月底的托市收购了。今年的收购量远超过去年的多万吨是肯定的,但最后的收购量有多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季度小麦市场价格能不能冲高到托市小麦拍卖成本价的顶部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